首页 衡中同卷信息卷

辽宁省2023-2024学年度(上)高二学年六校期初考试历史

衡中同卷信息卷 76

辽宁省2023-2024学年度(上)高二学年六校期初考试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辽宁省高三二模历史
    2、2023-2024辽宁省历史学考题高中
    3、2024年辽宁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4、2024高三辽宁历史考试题
    5、2024年辽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6、2024年辽宁学考历史真题
    7、2024年辽宁省历史高考试题
    8、2024辽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
    9、2024高考辽宁省二模历史答案
    10、2024年辽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
绝密★启用前7.下表是宋代理学家的言论。由此可知,他们2022一2023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考点测试卷(二十二)言论出处N历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程颐、程颢《二程集》(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朱熹《论语集注》、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盖天理只是人事中之理,而具于心者也。天理在中而着见于人事,人事在外而陈淳《北溪字义》如1.秦以法术为政治指导,汉初“清静无为”的黄老学说成为“休养生息”政策的重要依据,武帝之根于中。天理其体而人事其用也后,儒术独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这一变化反映了A.将封建礼义和天理相结合B.完成了儒家信仰的理论重建州A.法家退出政治舞台B.儒法合流开始形成C.认为天理和人欲相互对立D.发展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C.治国理念因时而变D.思想斗争十分激烈8.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又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邮2.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廉吏,派遣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朱熹这一做法A.践行儒学经世致用B.确立了儒学主导地位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令礼官劝学…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这表明汉代统治者尔C.试图将儒学世俗化D.提高了民众道德修养A.尊儒学为治国思想B.注重教化以加强社会治理9.宋之前,习武者行侠仗义较少受社会道德因素制约,多以自我价值为标准。宋之后,传统武术C.举孝廉以选拔官员D.始终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侠义强化了“义”的价值引领,使习武者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皆秉义而行,提高了对行为合“义”3.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共82篇(包括3篇阙文),其中约22篇引用《诗经》部分字词或句序,为与否的理性思考能力。这反映了在宋代以后释文所用,或引用《诗经》中的一些诗句,对阴阳灾异观点进行阐释。董仲舒的这一做法意在A.侠义精神受到理学的影响B.理学价值观为当政者推崇A宣扬《诗经》的思想文化价值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社会道德伦理更趋于理性D.民间开始出现习武的风尚C.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D.论证其儒学思想的合理性10.宋代每一类瓷器有多种样式,单就梅瓶,不同瓷窑利用粗细、横直、长短不同的外部轮廓线,蟹4.王阳明曾说道:“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于细微处反复磋磨,以探寻梅瓶一器的最典范之造型。正是依托这种正心诚意的大胆创新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与孜孜不倦的实验,宋代瓷器具备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典范美。由此可见,宋代瓷器的制作布A.深受理学义理观念的影响B.颠覆了传统制瓷技术这反映了王阳明C.体现了技术传承的封闭性D.源于“瓷路”的兴盛A.强调了内心判断的重要性B.冲击了孔子儒学的影响◇11.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时,大量发布“告谕”,制订“乡约”,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随C.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D.推崇格物致知的治学观和顺乡里、死丧相助…为政者抚辑下民,为民者小心以奉官法。让人们弃恶从善,永为良原5.明宪宗成化年间,《御制重修孔子庙碑》的碑文写道:“有孔子之道则纲常正而伦理明,万物各善之人。据此可知,王阳明意在得其所矣。孔子之道之在天下,如布帛菽粟,民生日用不可暂缺。其深仁厚泽,所以流被于天A.倡导道德自觉风尚B.继承儒家伦理规范下后世者,信无穷也。”由此可见,《御制重修孔子庙碑》C.遵循传统宗法观念D.维护封建等级秩序A.旨在宣传儒家民本思想B.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2.王阳明认为,人子有父母之丧,哭与不哭,完全决定于个人“由衷”的情感,而不是“循守格C.强调了儒学的教化作用D.呼应了理学“灭人欲”主张套”,情不由衷,在吊客面前“作伪”。据此可知,王阳明毁6.“二程”对于天人之际的追求有两方面突破:一是明确了仁爱之理的基础性地位;二是指明了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否定纲常伦理道德pC.突出个体的自我意识通过涵养用敬和进学致知的方式追求超越性的基本功夫,原本有限的存在者便可与无限的超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13.据《明代之社学》统计,在1438所社学中,官办比例约占97%。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越性相互沟通。据此可知,“二程”致力于《明代律令》《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A.构建儒家的哲学体系B.劝导统治者施行仁政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B.使儒、法思想走向合流C.促进儒佛道三教合流D.探寻万事万物的本源C.促进了程朱理学的新发展D.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历史(二十二)第1页(共4页)名师卷·周测卷历史(二十二)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