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衡中同卷分科卷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

衡中同卷分科卷 56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2023-2024学年《考武【参考译文】音的产生,都是出于人类有能够产生思想感情的心。人类思想感情的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人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变动,就会用“声”表现出来。(不同的)声彼此应和,所以产生变化。把这种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表现出来,就称作“音”。排列这些“音”而且配上乐器演奏,并手持干戚、羽旄跳舞,就称作“乐”。乐,是从音产生的,其根源在于人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所以,人心有了悲哀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衰微:人心有了快乐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宽舒而舒缓:人心有了喜悦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开朗而自由;人心有了愤怒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粗暴而严厉;人心有了崇敬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刚直而廉正;人心有了爱慕的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温和而柔顺。这六种声音,并非人的内心原来就有,(而是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影响才产生的。因此前代先王对于能够影响人心的外界事物十分慎重。所以用礼制来引导人们的意志,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动,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制、音乐、刑罚、政令,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用来统一民心而实现天下大治。音,皆出于人心。感情激荡于心,所以就表现为声。把声组成一定形式的曲调,就叫作音。所以太平盛世的音,(其曲调)安详而欢乐,反映了政治的和谐。混乱世道的音,(其曲调)怨恨而愤怒,反映了政治的混乱。亡国之音,(其曲调)哀伤而忧郁,反映了人民的困苦。声音的道理,和政治是相通的。郑、卫两地的音乐,属于乱世之音,接近于慢音了。桑间濮上的音乐,属于亡国之音,反映了政教散乱,人民放纵,臣子犯上欺下、图谋私利而无法遏止。音,都是出于人心;乐,则是与社会伦理相通的。所以懂得声而不懂得音的,那是禽兽: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那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君子才能)通过辨别声进而懂得音,通过辨别音进而懂得乐,通过辨别乐进而懂得政事,于是就有了一整套的治国方法。所以对于不懂得声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音,对于不懂得音的人,就没法和(他再进一步)谈乐。懂得乐的人,也就近乎懂得礼了。礼、乐都能够懂得,那才叫有德。德,就是得到(的意思)。所以(无论多么)隆重的乐,并不是为了极尽听觉上的享受;(无论多么)盛大的食飨之礼,并不是为了极尽味觉上的享受。演奏《清庙》所用的瑟,(上面是)朱色丝弦,(下边是)稀疏的孔,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应和咏叹,形式简朴却余音袅袅。(又如)大飨之礼,以水代酒且放在前列,盘子里放的是生肉生鱼,肉汁也不加任何调料,(食物简单)却余味无穷。由此看来,先王制礼作乐,(其目的)并不是要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而是要教育人民辨别好坏,回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