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联考(月考)试卷文科综合试题

35

全国名校大联考 2023~2024学年高三第六次联考(月考)试卷文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面,我们要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同时,它也面临一些伦理挑战等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我们要支持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新成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同时也要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不良因素影响,②④正确。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一种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间断性与连续性的统一,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矛盾主次方面而不是主次矛盾,③不符合题意。22.B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错误;实践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具体形态,④错误;历经十二万多次实验取得的成功,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我们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①正确;为此,全球科学家们已努力70多年,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人的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③正确。23.A该区尊重自然规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正确。该地强化PM2.5和O3协同控制,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等,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②正确。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③错误;自在事物的联系不是人们活动的产物,④错误。24.C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其实质是旧有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以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在强调“礼”所体现的思想和观念以及这些思想和观念对于社会秩序的作用,根本目的是依靠“礼”来规范社会秩序,C项正确;培养遵循礼仪的自觉习惯是这些言论的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仪礼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到祭天、祭山川的仪式,已经上升到国家制度的层面,排除B项;材料只是指出孔子的主张和言论,不能代表社会主流思想,实际上当时社会思想是多元的,排除D项。25.D材料表明,中亚史国人史射勿担任了隋朝右领军骠骑将军,其墓中出土武士像为胡人形象,身着中国衣冠服饰,这些都体现了中原王朝开放包容的政策,D项正确;从材料得不出移民自西东迁的原因是战争,排除A项;材料表明胡人用的服饰是中国流行的式样,不是中亚服饰影响中国服饰,排除B项;从材料涉及的史实来看,这些属于对外交往的范围,不属于民族关系,排除C项。26.B材料列举了金朝兴盛时期的画作和定窑的制瓷业,都是受到北宋的影响或者对其技术的继承,金朝的文物风格,呈现出北宋后期的艺术风格与发展趋势,这些文化和经济成就展现了金朝统治者在入主中原之后积极学习汉族的文化、制度,政权封建化,也就是儒家化的结果,B项正确;宋徽宗年间的画院风格与技艺、定窑的生产工艺都不是南方的文化影响力的表现,南方指的是江南,A项错误;各民族间的持久稳定和平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和发展,而不是这些成就保证了和平,排除C项;经济的发展确实能带动文化的进步,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27.B材料所选《大明律》的内容,都是关于对货币的管理制度的规定,这些规定都与社会经济有关。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统治者制定有关经济法律,以加强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对伪造货币牟利罪行的处罚法律,没有说明造成伪造货币的原因是货币短缺,供求矛盾尖锐,排除A项;从材料可知当时流通的是铜钱和宝钞,不是金银等贵金属,实际上政府是禁止金银流通的,明朝中后期白银才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排除C项;材料只是针对伪造货币行为做出法律规定,不能说明当时这种行为泛滥,排除D项。28.C通过“监制砖茶”“改用蒸汽压力机”“初时,为零碎之茶末…乃将品质良好之茶叶,用机器磨成粉末以制砖茶”可知,中国传统的砖茶制作工艺已经发生改变,如由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所用原料也已改变,关键语句“后因贸易日渐发展”“最后垄断了汉口茶叶外销”可知其原因是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外商在中国设立商行以及工厂,属于新的商业经营形式,但“开始引入”的结论不能得出,排除B项;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影响力扩大是从16世纪以后开始的,材料的主旨不是这个方面,排除D项。29.B材料表述的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通过电报传到国内,激起民愤,国内各种团体纷纷发电报给代表团,要求拒绝签字,随后国内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巨大的国内压力下,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故电报这种当时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及时传递巴黎和会上的消息和国内对代表团的诉求,扩大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力,B项正确;A项“学生活动”表述错误,材料中属于学生运动,且学生运动只是五四运动的一部分,A项排除;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30.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六、七月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此时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坚持扶蒋反共,移让给国民政府的物资和舰艇等军事器材是为了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此举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A项正确;反法西斯战争确实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但美国给予国民政府军事物资不是因为中国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抗战胜利后,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材料所涉的史实不是经济侵略的表现,表现应该是大量美国商品涌入中国,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是援助欧洲复兴经济的计划,提供给国民政府的这些物资不是为了恢复和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不能称为亚洲版马歇尔计划,排除D项。31.A材料内容表明,新中国初期,参与政权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真正行使参政议政的职权,体现了新中国的施政具有民主性,A项正确;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政权中处于次要地位,B项排除;C、D两项与材料主旨【高三文综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 全国名校联考答案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