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专家卷·语文高考仿真模拟(三)3试题

27

2024届北京专家卷·语文高考仿真模拟(三)3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北京专家高考模拟卷一语文答案
    2、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试卷
    3、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试卷三语文
    4、北京专家2024高考模拟卷一语文答案
23:11⊙令HD49l5①16.(6分)①写诗人纵情寻醉,暂且自欢,表面旷放,实则苦痛的悲愤。②诗人置身旧都,政治上不得伸展的无奈。(每点3分)17.(6分)(1)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3刊珠玑户盈罗绮)示列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示例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示例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空1分)18.(2分)①不可小觑/不容小觑/不可低估②勃勃生机/盎然生机(每空1分)19.(5分)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伸出来”上,强调叶子的生长;原句的重点落在“小叶”形态和颜色上,强调叶子的饱满、多汁、翠绿。②语言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多用短句,更口语化,活泼灵动,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5分)20.(3分)AA表示和前面所说的情况或状态相同B表示委婉C表示转折D表示强调21.(6分)①经常出现负性情绪的人②要接受自己/要接受事实③人在哭泣时(每空2分)22.(4分)我们还可以尝试深呼吸、实物宣泄的方法,但要注意在不伤害他人和自己的前提下进行。(“尝试”缺少宾语,“在以不伤害他人和自己的前提下进行”句式杂糅)23.(60分)参照2023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材料一:大几战争,如果处于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兵力对比于我不利的形势下;或者敌人虽远道而来,但粮饷供应源源不断,对于此种敌人我们都不可立即与其进行决战,而应当坚守壁垒,持久防御以消耗和拖垮敌人。这样,就可以最后打败敌人。诚如兵法所说:“不轻易与敌决战的主动权要牢牢掌握在我手中。”唐朝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渡黄河讨伐割据势力刘武周。江夏王李道宗当时十七岁,随军从征,与李世民一道登上玉壁城,观察敌人阵势。世民回过头来对道宗说:“敌人依仗其兵多势众,企图与我军决战,你说我们应当怎么办?”道宗回答说:“敌人锋芒正锐不可直接抵挡,但容易用计谋使他屈服,难以单凭武力同它争胜。如今我们挖深壕沟筑高营垒,来挫败敌人锋芒,这群乌合之众,一定不能持久作战。等到其粮草耗尽,必定自然离散,那时我们将不战而擒获敌人。”世民称赞地说:“你的见解与我的想法完全相合。”其后,敌人果然粮尽而连夜北逃,李世民率军追到介州,一战而把刘武周军打得大败。材料二:诸葛亮驻扎在阳平,派遣魏延等军队合兵向东,只留有不足一万人守城。司马懿亲率大军二十万抵挡诸葛亮,恰好与魏延军队错道,直接开到阳平,距离六十里路时,其侦查哨兵说诸葛亮在城中兵少力弱。当时诸葛亮也获知司马懿马上攻打阳平,大战在前,考虑与魏延军队合兵,但是军队已滁州市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经走远,派人令军队回防,恐怕时间也来不及,将士失色,都不知道如何应对。诸葛亮神态自若,命令军中都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命令打开四方城门,出几个人于城门前扫地。司马懿经常说诸葛亮谨慎持重,但是很少见到其示弱,因此怀疑有伏兵,于是领军向北依山而走。第二天吃饭的时候,诸葛亮与身边的参谋说话时,拊手大笑,说“司马懿必然认为我是在示弱,应该有强大的埋伏,他一定顺着山而逃走了。”等司马懿的侦察兵回复情况,跟诸葛亮所言一致。司马懿知晓后,非常后悔。问:按记载阳平在汉中。诸葛亮在阳平时,司马懿还只是荆州都督,镇守宛城,直到曹真死后,才与诸葛亮相抗衡。魏明帝曾经派遣司马懿从宛城途经西城伐蜀,正值大雨,未成。这前后,在阳平根本没有战争记载。即便如郭冲所言,司马懿既然统领二十多万军队,已经探知其兵少力弱,如果怀疑有伏兵,正可以设防慢攻,何至于迅速撤退?根据魏延记载,“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征即请兵万人,与其分道在潼关相会,诸葛亮并未答应;魏延认为诸葛亮怯弱,感叹自己才不尽其用。”诸葛亮既然都不让魏延率兵万人独自统帅,怎么可能如郭冲所说,突然让重兵交予魏延,而自己领弱兵独自守城?况且郭冲与扶风王说,彰显司马懿的劣迹,面对人子揭其父的短处,理所不容,居然说“扶风王慨然赞同郭冲所说”,就可以知道该叙事都为子虚乌有。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