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智达]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Ⅰ)(五)5语文答案

43

[神州智达]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Ⅰ)(五)5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归附后不仕述怀南宋艾可叔①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②日日看。注:①艾可放,南宋度宗成淳四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②搬巷:“基”,围冠用的替子:倍代弃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A,首联写船在水中的进退两难暗示自已仕途的进退两难,虽然老迈但赤诚之心没有改变。B,颔联借用陶渊明和张良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南宋的誊恋、忠诚之心,终究不愿入仕元朝。C.颈联写人身处穷困、地位低下却无忧是因能坚守道义,遵遇流离时最幸运的是没做官。D.诗人在江南被元占领以后便没有再做官,他借此诗表达离开官场后内心的失落与伤感。16.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本诗中的“岁寒谁似东篱菊”,都写了“菊”,试分析两句在表达意义上的异同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李密在《陈情表》中写自己虽然想为国效力,但是祖母病情日渐加重,让他进退两难的句子是:(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两句相似的感叹:(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畿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两句话来批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即依托数字化终端进行阅读。若说阅读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进入精神世界,感受古今作家的笔端雍容,那么,科技的发展则拓宽了阅读世界的入口。幼时读诗,不懂什么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5G时代可以用声音图像为诗句作注:青年读史,不解为何“上党从来天下脊”,通过3D电子地图,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得以立体呈现。这些,都应该归功于科技的进步,使我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知书中乾坤的博大之英。不论是数字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其中不变的,(②)。阅读典籍,我们能触摸到前人的精神足印。同一本书,唐人读过,清人读过,我们也读过。就像一样的月光,笼罩过王昌龄诗中的龙城飞将,也陪伴过马致远笔下的天涯旅人。李密在访友路上把《汉书》挂在羊角上,“行且读”:苏年软以《汉书》佐酒,读至炒处,满饮一大杯。知晚了这些,今天在我们捧读《汉书》时,无论是通过纸墨还是电子屏荒,却能在触动心灵的一刻,思接千载,盛受到光照过古人思想天空的同一轮明月。对青少年来说,我们仍然要侣导多读纸质书。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视力,更是为了培养(③)。中国人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对于孩子来说,赢直于纸墨之间的书香、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文气、跳跃在掌心指间的触感,共同营造出一方带着暖光的精神角落。中国古人读书,讲究体会气象、意韵、神态、风骨,这些可意会不可言传之物,往往隐藏在书卷和书香中。民族的文化血脉,正是在这一缕书香中得以传承。7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