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正文化]2025届名校名师测评卷(二)2生物试题

12

[耀正文化]2025届名校名师测评卷(二)2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2025衡中同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名师名题生物答案
    2、2023-2024名师名题单元双测卷答案生物高二
    3、2023-2024新高考名校名师优选卷生物答案
    4、2023-2024名师检测卷单元双测ab卷生物答案
    5、2023-2024名师大招高考生物
    6、名师a计划2024答案生物
    7、2023-2024学年名校名师高考模拟
    8、2024名师导学高考二轮生物答案
    9、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
    10、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高二生物
效应也不一致,C正确;不同部位的细胞存在受体或B受体,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T.D【解析】据图可知,再次应答后抗体浓度迅速升高,因此灭活疫苗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一般需要多次注射,A正确;根据图示可知,志愿者体内的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一段时间后抗体水平逐渐降低,所以推测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其血清中仍可能检测到相应抗体,B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C正确;再次应答时,产生迅速、高效和持久免疫作用的原因是体内还存在初次应答产生的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产生大量抗体,D错误。8.A【解析】t时刻的刺激可以引起N通道打开,产生局部电位,但此时刺激强度较低无法产生动作电位,其属于一种阈下的低强度刺激,A正确;适当提高细胞内Na浓度,使膜内外Na浓度差降低,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变小,B错误;由题图可知,t、t?时刻两次强度相同的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长而无法累加,2、3时刻两次强度相同的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短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C错误;t~t时间段N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K外流使神经纤维恢复静息状态,但是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D错误。9.D【解析】人类活动增强,打破原有生态系统,导致自然生境片段化,使得靠近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增加了边缘效应带的数量,A正确;根据题意,处于边缘效应带的生物竞争激烈、各司其能、各得其所,可能比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鸟类更警觉,B正确;落交错区物种丰富度较高,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弱,遭到破坏后不能很快恢复,C正确;由题干信息边缘效应“出现物种数目和种群密度增大的现象”,可知物种丰富度会增大,D错误。10.A【解析】该立体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流入该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和浮萍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以及人工投放饲料中的能量,B错误;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该生态系统中稻、蟹、萍既参与碳循环过程,又参与氮循环过程,C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铵盐、硝酸盐的形式循环,D错误。11.C【解析】图1中过程②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受精卵发育到桑甚胚阶段后细胞数量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几乎不变,A正确;胚胎发育早期,受精卵的卵裂过程是在透明带完成的,B正确;图2为囊胚,其处于图甲中的时期,细胞⑦为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细胞⑥为内细胞团细胞,将来发育成胚胎的各种组织和器官,C错误;b时期胚胎为原肠胚,该时期发生了细胞的分化,随后发育成外、中、内三个胚层,D正确。I2.C【解析】利用PCR技术扩增基因时,高温变性使DNA双链解旋,不需要解旋酶来打开DNA双链,A正确;引物之间的结合会干扰引物和模板链的结合,从而影响PCR过程,因此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dsrd2基因和ay基因的扩增,B正确;PCRl与PCR2扩增均经过二轮循环才得到其扩增产物,C错误;杂交链延伸得到dsrd2-amy融合基因的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引物,两条母链的起始位置的碱基序列即为引物,可以作为子链合成的引物,D正确。13.ABD【解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联会行为,A错误;加入TdR后,处于S期的细胞停留在S期,处于G2、M、G期的细胞经过培养,停留在G/S期交界处,对应图中的乙、丁,B错误;为了实现培养液中所有细胞的同步化,第一次洗脱后须在所有细胞进入S期之前再次在培养基中加入过量TR阻断,培养时长大于S小于(G2十M十G),即所有细胞被阻断在G1/S交界时,C正确,D错误。14.BCD【解析】萝卜在减数分裂I前期会发生联会,共形成9个四分体,因为一个四分体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F1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育,说明油菜与萝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油菜和萝卜是两个不同的物种,B正确;异源多倍体AACCRR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CR,油莱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AC,可见二者杂交获得的BC1植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ACCR,C正确:BC植株的配子类型可表示为AC十R(0~9),油莱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C,二者杂交得到的BC2植株群体的染色体组成为AACC十R(0~9),其染色体数目为38~47,D正确。15.C【解析】甲、乙两种藻之一的(K值一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可知甲、乙种群中有一种群呈“S”形增长,再结合图1可推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乙数量的比值先增大后减小,最后时刻降为0,由于甲、乙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藻种群最终呈“$”形增长,甲种藻种群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终降为0,甲种藻最终被淘汰,不呈“S”形增长,A错误;图2表示乙种藻的(K值一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在“S”形增长曲线中,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K/2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故乙种藻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不呈负相关,B错误;(K值一种群数量)/K值越大,说明种群数量越小,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C正确;乙种藻种群的年龄结构在S、S点都是还没有达到K值,均为增长型,D错误。16.CD【解析】加入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溶剂作为空白对照,排除体积和溶剂等无关因素的影响,A错误,C正确;要使贴壁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错误;分析实验结果,加入X的癌细胞个数是6.7X104,加入Y的癌细胞个数是5.3X10,说明药物X的抗癌效果比Y好,加入Z的癌细胞个数是8.0X10,与空白对照相比无抗癌作用,D正确。17.(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叶绿体、液泡(1分)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1分)叶绿体基质(1分)(2)CO2的固定NADPH、ATP(1分)(3)①甲醛被常春藤吸收后在甲醛脱氢酶作用下生成C○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使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②叶绿体膜结构受损③降低气孔导度,减少甲醛的吸收;提高FALDH的活性,增强对甲醛的代谢能力【解析】(1)常青藤与花色相关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甲醛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进入叶肉细胞间隙,被同化生成己酮糖6-磷酸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2)核酮糖-1,5-二磷酸与CO2生成甘油酸-3-磷酸的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发生,称为C○2的固定,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NADPH,3-磷酸甘油酸才能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3)①常春藤经2ol·L1甲醛处理后细胞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可能原因是甲醛被常春藤吸收后在甲醛脱氢酶作用下生成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使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生物参考答案一28
本文标签:

扫码二维码